left
r
0546房地产
新闻
楼市快讯 | 地产人物
房产专题 | 营销要闻
新房
新盘信息 | 楼盘地图
团购排行 | 购房手册
二手房
出租信息 | 出售信息
房产动态 | 房产中介
装修家居
家装流程 | 家居建材
促销活动 | 装修图库
论坛
业主社区 | 小道消息
网友活动 | 丁丁看房

8家房地产上市公司零分红 中小地产商"差钱"症状凸显

来源:新华网 更新:2011/3/21 17:50:10 编辑:伞公子 点击:
摘要:随着沪深股市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公布2010年年报,房地产上市公司“差钱”状况显露无遗,这不仅表现在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现金流锐减,8家中小型房地产公司的零分红...

    随着沪深股市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公布2010年年报,房地产上市公司“差钱”状况显露无遗,这不仅表现在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现金流锐减,8家中小型房地产公司的零分红,凸显“差钱”症状。

  截至3月20日,在已披露2010年年报的地产类上市公司中,有包括广宇发展、银基发展、京投银泰、天保基建、海泰发展、上海新梅、世茂股份、时代万恒、绿景地产、鲁商置业、万业企业、信达地产、深鸿基等13家地产类上市公司宣布将不进行派发红股、现金或公积金转增股本。

  在上述公司中,广宇发展、上海新梅、绿景地产、鲁商置业和深鸿基等5家公司,由于截至2010年年末没有可分配利润,从而不能进行分红,而余下的8家公司则纷纷表示出2011年公司在开发项目中对于现金的需求。

  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4.3亿元的银基发展表示,鉴于公司在上海的银河麗湾项目进入集中投入期,沈阳的五里河银河麗湾新楼盘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公司的建设项目投资需求较大。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保证公司扩大规模,提升效益的目标顺利实现,公司董事会拟定2010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而2010年营业收入超过14亿元的京投银泰也表示,公司转入房地产行业时间较短,资金需求量较大,考虑到进一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本年度不实施利润分配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在这些“零分红”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中,不少公司表示出对于宏观调控以及信贷收紧的担忧。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45亿元的世茂股份表示,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信贷不断收紧,与此同时,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加之2011年公司新增开发项目、新开工及后续开发项目较多,各类多元商业业态需要不断培育,对于资金需求较大。因此,为确保项目开发和商业运营的进一步开展,公司2010年拟不派发现金红利,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下一年度;本次公司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同处上海的万业企业也表示,公司在2010年度加大了对房产及能矿业务的投入,考虑到目前政策环境下房地产开发企业严峻的融资形势,为保证项目的后续开发,本年度将不进行现金红利分配,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同时,万业企业还表示,公司2007-2009年已累计分红4.25亿元,占前三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49.58%,占前三年合并净利润的37.11%,已经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尽管众多房地产上市公司以“零分红”的策略应对资金紧缺和未来的宏观调控形势,但包括“招宝万金”中的万科A、保利地产、金地集团等多家大型房地产上市公司均实现了利润分配。其中,金地集团每10股分红0.6元,派发现金股利总计达2.68亿元;万科A每10股分红1元,派发现金股利11亿元,仅留存1.5亿元供后年度分配;保利地产也将每10股转增3股分红2.13元,派发现金股利达到9.75亿元。万科A和保利地产的分红力度甚至超过了2009年的水平。

  另外,少数“不差钱”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分红力度较大,首开股份每10股转增3股分红2元,共计派发红利2.3亿元,留存1.91亿元结转以后年度分配;荣盛发展计划每10股转增1股送2股分红1元,共计派发股票股利2.87亿元,现金股利1.43亿元;而借壳上市后首次进行利润分配的华丽家族派发现金股利2.64亿元,其每10股送3.5股派5元的分配方案堪称地产股之最。

打印本文

我要说两句
查看更多()
用 户:
内 容:
验证码:
·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人才招聘商务合作客服中心广告服务服务条款
东营房产网 东营新房 东营二手房 东营装修家居
0546房地产网 一站式购房首选 ICP备案号:鲁ICP备11030471号 0546房产网版权所有
地址:东营市府前大街72号智慧广场E座5-401室 电话:18654698417 15726477814 邮编:257000
客服QQ:263836586 2812969398 在线交谈 0546房产网购房群:126407782 200971388
常务法律顾问:李成银律师 战略合作伙伴:山东正义之光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