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楼市招标公示

时评:保障房缩水的是群众信任

时间:2011-09-23 14:45:55      字号:T|T 来源:
姓 名: *    性 别: 男   
电 话: *     备 注:
核心提示:   据媒体披露,在继富二代、百万富豪等诸多保障房骗购丑闻之后,深圳保障房分配风波再起。上周,已公示成功申请到深圳保障房的数百申购者因不满保障房面积,聚集在深圳市住宅售房管理服务中心门口,指责保障房...

  据媒体披露,在继富二代、百万富豪等诸多保障房骗购丑闻之后,深圳保障房分配风波再起。上周,已公示成功申请到深圳保障房的数百申购者因不满保障房面积,聚集在深圳市住宅售房管理服务中心门口,指责保障房面积“缩水”,并拒绝在购房合同上签字,要求现房分配并更换房源。

  而据经过业主们实测发现,49平方米户型使用面积不足29平方米,60平方米户型使用面积不足38平方米,实际面积使用率不足63%。相比此前一批公务员云集的保障房项目80、90平米的面积,业主们自然心生不平。毕竟,据其所说“卧室仅能放一张很小的床,书桌都放不了”,这样的保障房又怎么能保障群众的住房需求呢?

  那么又究竟是哪桶水洗涤了我们的保障房项目,造成了其面积的大幅缩水呢?笔者认为这其中先是难以完成的建设任务。当深圳将保障房年内建设目标从6.2万套提升到10.5万套之时,有关负责建设保障房的部门责任就更重了,而在征地困难、拆迁缓慢等现实情况的阻碍之下,拆分原先的保障房项目,把2套变3套就成为了优化的选择。我们也相信这样做的绝不只是深圳,在天量保障房的建设目标重压之下,敢动歪脑筋善动歪脑筋的地方政府也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其拆分幅度甚至还会“节节高”。

  其次是间接的抬高了保障房价格,缓解了资金压力。在我们以建筑面积为结算面积的原则下,不少开发商都动过这方面的心思,只是这次换到了我们政府而已。按照市面常规,60平米户型住房大约使用面积在45平米左右,而深圳此批保障房却不足38平米,其中7平米的价格自然可以分摊至面积成本中。这在我们已经出现“比商品房还贵的保障房”新闻之后,又为各地政府的省钱敛钱方法打开了新思路。

  再次,开房商在保障房缩水中也扮演了狗头军师和执行者的角色。缩水的保障房省下的钱一部分可能被政府用以缓解建设资金压力了,另一部分则很有可能被承建的开房商收入了囊中。毕竟,保障房项目利润率低是不争的事实,而开房商动各种想法从中获利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同时对政府而言,只要能按时完成目标就是天大的幸事,至于其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和瑕疵,多少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要开发商在质量上不要闹出诸如“楼脆脆”、“楼歪歪”之类的事件就可以。这种指导思想也不单导致了现如今的缩水保障房,还为多年之后这批保障房质量问题的频现出现埋下了伏笔。

  而同据报道,对于市民反映的保障房使用面积较小的问题,深圳市住建局却回应称:“目前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只对保障性住房的建筑面积作出了明确规定,而对使用面积、使用率等并没有提出要求。”这样的表态也等于是给群众维权的要求关上了大门,我们只能感叹“国家标准有漏洞,深圳政府钻的好”了。

  笔者认为,论房价走向,北京是全国的风向标;论保障房建设,深圳则是全国的缩影。因为深圳不但外来人口多,历史无房户比例大,其市民的公民意识和政策参与能力都堪称是全国靠前的,并且当地群众的网络反映问题速度和新闻媒体的报道速度及公开度都很出众,全国很多地区藏着掖着的保障房问题在深圳都可以被挖出呈于世人面前。因此,深圳的保障房也是问题新闻多的:从富二代、富豪申领,到公务员小区,再到名车名狗频现保障房,以及近的保障房按干部级别“量身定做”,和现如今的面积缩水事件。这些问题相信其他地区也有,只是未曾报道而已。所以,当局如何处理深圳保障房的各类问题,不但是对深圳群众负责,也给全国各地起着重要的示范和预警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国家关于保障房的建设与分配细则可以尽快完善,对于当前出现的种种乱象尽早处理,对于问题责任人则严肃查处。我们不只是等不起群众的住房需求,更辜负不起群众的信任,既然承诺,敬请做好。

【责任编辑:sysmanager】 Tags: 时评 保障 缩水

更多>>
  • 热点楼盘
  • 最新开盘
楼盘

楼盘名称 开盘价 位置 开盘时间
东营理想之城郁金 8300 新区 11-30
金基御景豪庭 10000 东城 11-30
新邦邦德小镇 18000 西城 11-30
广饶海通名郡 8000 广饶县 11-30
海通碧仙湖畔 10500 东城 11-30
恒大黄河生态城 起价6800 开发区 02-29
东营城市华府 6100 西城 05-01
凌上新街坊 8000-18000 东城 11-30
万达蘭园 一房一价 东城 11-30
悦辰国际 6700 东城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