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东营资讯

东营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正式发布 GDP预期增长5.5以上

时间:2024-02-27 22:07:46      字号:T|T 来源:东营市人民政府
姓 名: *    性 别: 男   
电 话: *     备 注:
核心提示: 东营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正式发布 GDP预期增长5.5以上...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东政发〔2024〕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东营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东营市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东营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抢抓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牢牢把握“四个高”工作要求和“两个高于”工作目标,深入实施“两大战略”,全力打造“三个升级版”,强力推进“五项工作举措”,全市经济稳中向好发展,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重大战略加速落地,发展优势更加突出。一是生态保护治理取得新突破。黄河口国家公园处于第二批国家公园报批设立优先顺序。加快推进沿黄生态修复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湿地水系清淤项目完工,新造林和林地补植12845亩,互花米草分布区地表植株基本实现动态清零。圆满完成全国首批、黄河流域首家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制定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工作方案、开展区域水权和排污权市场化改革。纵深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攻坚,PM2.5浓度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近岸海域水质达到近年来好水平;加快建设“无废城市”,城市居民小区、村庄实现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东营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利津县获评全省生态文明强县。二是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挂牌运行,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26项。制定发布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方标准,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1.7万亩、单作种植10.4万亩。扎实推进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耕地后备资源治理2.93万亩、盐碱耕地改造提升6.19万亩。三是低碳高效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全力支持服务油田勘探开发、增储上产,胜利油田生产原油2345万吨,胜利油田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推进顺利;渤海油田东营终端上岸原油1011万方。开展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全市平均单位能耗税收3292.9元/吨标准煤,被省评为A高效率类,预计能够完成省下达能耗双控和煤炭压减任务。渤中海上风电A、B1、B2场址项目全部并网,华润财金红光渔业8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用,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达到626.1万千瓦。实施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全省绿电制氢、绿氢替代灰氢项目建成投产。新型储能加快发展,并网装机55.1万千瓦。四是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扎实推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32元,增长6.3%。优选确定了36个共同富裕示范点。县区、镇街创办共富公司、共富工坊215家,规范提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759个。黄河滩区旧村台改造提升续建工程完工。完成32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实施棚户区改造262套。4个“保交楼”项目全部交付。1.7万户房屋确权颁证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二)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发展韧性持续提高。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繁重的发展任务,市委常委会每季度研究经济运行,市政府每月召开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企业家恳谈会,分析研判,靶向解决难题;成立市工业运行指挥部,开展“千名干部进企业、百个部门进工地”等活动,“点对点”帮扶1013家企业和137个省市重点项目。落实上级各项稳经济政策举措,集成发布市级两批“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121条,出台促进房地产两批26条、消费11条、文旅11条等政策,发放汽车、餐饮、文旅消费券1600万元,拉动消费4亿元以上;新增退税、减税、缓税、降费74亿元,有力纾解行业、企业发展困难。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899.06亿元,增长7%,增速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7%,居全省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4.63亿元,增长7.2%,增速居全省第2位。

  (三)经济结构提档升级,发展质效显著提升。一是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发展。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4.4万亩。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到24个、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91家。争取抗旱用水指标1.47亿立方米,成功应对罕见秋旱。二是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获评省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利华益ABS树脂、胜华新能源电解液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抢抓省调整优化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机遇,谋划推进中国中化山东化工原料基地、PX上下游配套、鸿丰燃料油浆态床加氢等重大项目。中船海装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刷新全球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功率、风轮直径纪录,中国中车全球大功率20兆瓦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省“瞪羚”企业3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83家。11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15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经济500强,入围数量均居全省首位。三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回升。新培育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创新中心各1家,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846.9亿元,增长6.8%,增速居全省第3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加664.84亿元、452.9亿元。东营港现代海洋综合立体交通物流产业集群、黄河入海旅游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四是“四新”经济、数字经济加快突破。实施“四新”经济、数字经济攻坚突破年活动,推动一批重大事项落地见效,“四新”经济增加值达833.7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连续两年翻倍增长。海克斯康在我市建成国内第3家赋智中心。胜软“云帆”获评国家级“双跨”平台。打造省级“晨星工厂”试点县、园区各2个,60家企业入选省级培育库;培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试点示范26个。2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取得标识注册服务许可,标识注册量突破50亿个。

  (四)内外需求稳步回升,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一是有效投资不断扩大。组织春秋两季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承办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集中推出56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建设类项目,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61.9亿元,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0035亩、闲置土地2266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居全省第1位。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津潍高铁率先实现市域全线开工,东青高速改扩建、东津黄河大桥建设顺利推进,东营港区10万吨级内航道北支、4个10万吨级液体泊位建成投用,小清河复航完成满载通航试验,胜利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二是市场消费加快复苏。以“惠享东营消费年”为主线,策划安排美食、家具等系列促消费活动110场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2亿元,增长9.2%。举办“沿着黄河遇见海”黄河口国际观鸟季等特色文旅活动;城市文旅品牌新形象加速传播,接待国内游客数量超疫前水平。三是外贸外资保持稳定。实施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新增有进出口实绩企业210家,完成进出口总额2494.27亿元。举办跨国公司“走进黄河口”恳谈会、创新发展合作推介会等招商活动,全年签约招商项目487个、到位资金839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实际使用外资8.03亿美元。

  (五)改革创新步伐加快,发展活力充分释放。一是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推进新一轮市属国资国企改革攻坚,顺利完成国资布局优化、“事转企”等重点任务。海科新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完成3个开发区、4个化工园区扩区调区工作。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提质增效、沉睡资源盘活、农村集体“三资”侵占挪用问题专项整治,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行政处罚决定和信用信息修复“两书同达”工作机制, 完成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1206件。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出97个政务服务领域“一件事”,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改革持续深化,市县乡三级企业服务中心体系建成,线上数字化平台“营商汇”功能日益优化。“无证明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更多事项实现“视频办”“一码办”。三是科技创新持续赋能。高水平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3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4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13.4%,研发投入强度达2.53%;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152.19人年,居全省第3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幅度居全省首位。获批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达到20家;建筑业实现特级资质零的突破;2家企业分获省长质量奖、提名奖。在全省率先启动人才引领“四链”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人才金政40条”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新引进高层次人才396人。

  (六)区域融合协同共进,发展空间逐步拓展。一是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新认定示范县(区)1个、示范乡(镇、街)5个、示范村59个。3个片区入选第二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累计整治438个村弱电线路、4746户残垣断壁,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村容村貌持续改善。二是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49%。7个片区和项目分别被评为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示范项目。南一路改造工程建成通车。新建改造泮水公园等公园游园15处,贯通城市绿道80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居全省首位。在全省率先整建制完成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城市大脑”建设应用加快推进,四星级智慧城市实现全覆盖。三是油地校深度融合发展。油地共建“碳源汇”平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山东省未来产业集群;规划建设2.5吉瓦绿色油区光伏基地,胜利油田光伏总装机达411兆瓦;胜利电厂、大明集团2家企业进入国家长协煤公示名单。成功举办首届石油人才科技周,成立东营石油装备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公共创新基地加快建设,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积极推进。

  (七)社会事业进步,发展底线守牢筑稳。15件民生实事完成年度任务,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3.5%。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11555个,城镇新增就业3.74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所;4.6万名适龄儿童平稳有序入学,3所高中创建为省级特色高中。市中医院门诊楼投用,市域共享中药房项目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120呼救实现全网卫星定位。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护理型养老床位、家庭养老床位分别超5000张、1100张,新增普惠性托位1258个。东营区成功创建省级文旅康养强县。完善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困难残疾人等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提高5%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工伤保险待遇实现“十九连增”。成功举办黄河文化论坛,纪录片《大河之州》荣获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市体校新校建成启用,第十二届市运会、黄河口(东营)马拉松、公路自行车等大型赛事成功举办。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持续强化市场监管,食品药品安全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交通安全协同监管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信访积案化解质效居全省前列。持续强化平安建设,重大安保维稳任务圆满完成,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制毒物品违法犯罪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和“优秀创新经验”。

  二、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走势分析和主要预期目标

  2024年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关键一年。从国际看,发展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断加深,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且不均衡。俄乌、巴以冲突严重冲击经济循环,并加快向金融、贸易、投资、能源等领域蔓延,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治理格局在动荡不安中加快重塑。从国内看,中央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经济运行延续加速恢复态势,但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问题亟待破解,回升向好的基础仍不牢固。从我市看,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恢复性、挖潜性的存量增长,经济运行面临的阶段性困难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交织,内外需求有待提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仍然不高,“四新”经济引领效应不够,数字动能支撑作用不强,绿色低碳转型仍需提速。

  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多极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我国的稳定发展与外部的动荡形成强烈反差,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地位更加巩固;持续强化跨周期、逆周期调节,稳增长各项政策持续发力,增发特别国债、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政策供给保持稳定、宏观环境总体宽松。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纵深推进。我市准确把握区域基础条件,抢抓历史性机遇,坚持“四个高”和“两个高于”,深入落实“两大战略”,全力打造“三个升级版”,经济发展“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势头更加凸显。

  综合以上因素,2024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外贸外资促稳提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在合理区间。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三、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一)聚力重大战略实施,塑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优势。

  1.持续加强生态保护治理。高标准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力争在全国第二批国家公园候选区中获批设立。开展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巩固互花米草地表植株动态清零治理成效。持续推进沿黄生态长廊建设,新造林1937亩,修复提升林地6879亩。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超载治理,实施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守护黄河长久安澜。扎实推进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计划,推进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确保市控以上河流和近岸海域水质稳定达标;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高标准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2.扎实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深入开展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综合开发治理13个片区,每个县区打造1-2个千亩以上的盐碱耕地改造提升样板区。聚焦盐碱地现代农业前沿开展技术攻关,建设展示评价基地15处、良种繁育基地8万亩以上,培育作物新品种(系)30个以上。推进盐碱地马铃薯种植6000亩以上。

  3.聚力服务保障能源安全。支持中石化胜利油田、中海油渤海油田抓好油气主业,保障油田稳产;严控煤电机组非计划检修和降出力。持续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支持河口区打造“黄河零碳三角洲”标志性零碳示范区。鼓励地方炼化企业开展二氧化碳捕集,打造全国大的百万吨级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实施119.9万平方米城区既有建筑、1.1万户农房保温节能改造。大力推进鲁北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渤中海上风电基地等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省级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加速布局储油、储气、储能、储碳固碳产业,一体化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全力打造“绿色储都”。加快推进渤海站输变电工程等重大电网工程,提升新能源送出能力。

  4.加快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制定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方案,多措并举增加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积极培育共富工坊,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50万元以上村庄占比达到40%以上。拓展提升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后续发展、南展区村庄搬迁改造成果;扎实推进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二)聚力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施重点产业集群高能级平台、院士级领军人才团队全覆盖计划;新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20家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900家、17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突破1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5%。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工作。优化提升“人才金政40条”,加快打造黄河三角洲特色人才集聚高地。

  2.加速突破“四新”经济和数字经济。提质做强胜软科技、天元信息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骨干企业,力争培育省首版次高端软件10个以上。开展“工赋东营”行动,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100家以上。实施“双千兆”网络提升工程,新建5G基站1000个以上。提速东营算力中心建设,力争达到试运行条件。

  3.全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力争中国中化山东化工原料基地项目年内开工建设,积极做好东营港PX上下游配套项目前期工作;抢抓轮胎政策调整机遇,重点推进中一橡胶半钢子午线轮胎等15个高端轮胎项目。推进实施富海聚酯包装材料、道合医药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平台等重点项目,推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形成规模优势、集群效应。加快推进双瑞海上风电叶片制造等项目,聚力建设全国一流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加力发展“新三样”,推进实施彩客锂电池电极材料、一汽华东汽车试验场等项目,打造锂电基础材料、智能网联等4个百亿级产业链。围绕CCUS、氢能、新型储能、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4.加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实施服务业补短提升十大行动,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0家左右,积极培育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服务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文化(东营)生态保护区建设,打造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年内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家,力争全年旅游收入达到220亿元以上。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新增400亿元以上。推动鲁北铁路物流园二期配套设施建成投用,开工建设东营高铁站现代综合客运枢纽及配套工程、黄河三角洲铁路物流园,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综合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完善现代物流体系。

  (三)聚力促消费扩投资,形成内需互促的良性循环。

  1.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推进320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快落地、快开工、快见效。常态化做好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谋划、筛选、储备和争取。把握国家政策要求和投资导向,滚动谋划更多高质量项目。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建立“用地、资金、环境容量、能耗”需求四张清单。落实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全市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拓宽民间投资融资渠道。开展招商引资提质增效行动,力争引进重点产业链项目、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

  2.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津潍高铁东营段建设;东青高速改扩建、德州路西延暨东津黄河大桥工程年内建成通车;开工建设G220东深线改建(南外环)、黄大铁路西郊货场专用线。东营港一突堤集装箱泊位、10万吨级通用泊位建成投用,25万吨级单点系泊码头完成主体建设。持续推进广北、王庄等水库工程和灌区改造工程建设。继续提升胜利机场通达性。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80公里,提升改造旅游公路50公里。

  3.全力激发消费潜能。聚焦餐饮、购物等消费领域,举办专题活动100场以上。落实“认房不认贷”以及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等政策。加快构建便民商业服务体系,建设便民生活圈81个,提升发展省市级步行街6条。加强乡镇商贸中心和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等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丰富适合农村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供给。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提质发展养老育幼、体育健身、家政服务,拓展绿色消费、数字生活、生态体验等消费新场景、新模式。

  (四)聚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1.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高效配置。加强财源建设,完善财力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增加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等转移支付规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在金融服务、医疗保险等领域推动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确权和授权运营试点工作。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在农资服务供给、农村商贸流通、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2.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实施境外百展计划,支持骨干企业在中东、东南亚等地建设海外仓,发展“前展后仓”模式;突出抓好原油进口,深度对接中海油等国有企业,争取扩大保税存储规模;引导企业扩大燃料油代理进口,探索创建有色金属产品贸易平台,拓展进口商品门类;力争全年新增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50家。加强跨境电商平台建设,促进外贸新业态和传统产业有效衔接,扩大珠宝首饰等产品出口。高标准举办2024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发展大会、第三届国际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深度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引导外资企业沿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布局。

  3.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推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场所“智慧大厅”转型升级。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推进政务服务流程优化、模式创新、体验提升。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省级以上单项、专精特新、“瞪羚”企业100家左右。推广使用“政企行”阳光执法监督平台。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格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五)聚力区域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城乡统筹新格局。

  1.聚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加快黄河口大闸蟹、滩羊、对虾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美丽庭院”建设等重点工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年内完成3个省级示范区创建任务。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积极性,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汇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2.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推进14个城市片区综合更新改造,推动东营区胜利新区、垦利区西部城区纳入省级城市更新片区试点。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实施南二路、东二路、黄河路等城市绿道、健康步道等项目。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体系。加强对燃气、供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监测,用好城市运管服平台,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开展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3.打造区域发展特色板块。加快胜利油田“三院”集聚发展、胜利石化总厂转型发展。完善胜利油田办社会职能移交后管理运行机制,加快西城改造升级和环境改善,全力打造油地城市基层治理“全国样板”。支持黄三角农高区科研攻关、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实现新突破。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强县进位、弱县赶超。支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利津县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对口支援新疆疏勒和协作帮扶重庆酉阳工作。

  (六)聚力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做好稳就业工作。开展服务企业用工百日攻坚,动态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统筹抓好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实施“社区微业”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城乡居民“家门口”就业创业。更好发挥城乡公益性岗位作用。

  2.增强社会民生保障能力。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应保尽保。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增强社会救助服务供给,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推动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和长期护理保险定点范围。严格落实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开展急难救助综合兜底、慈善救助等行动,做大用好慈善“救急难”专项基金。积极发展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和社会福利事业。

  3.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扩增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持续扩大乡村学校强校扩优覆盖率,新建改扩建6所中小学。支持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高水平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行动,促进特殊教育适宜融合发展。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应助尽助。支持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双高”建设和升本发展,支持以技师学院为依托建设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

  4.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医疗技术能力提升等项目。实施公共卫生能力提升行动,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全域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成市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全市新增普惠托位1800个,千人口托位数达到5个。推动精神病治疗机构县区全覆盖。办好省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和黄河口(东营)马拉松、自行车等重大赛事,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市。

  5.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各层面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加快构建符合东营特色的法规规章制度体系。推动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全覆盖。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水平,打造特色法治品牌。

  6.守牢发展底线。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317.55万亩耕地保有量和263.2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得到严格保护;科学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维护被征收群众利益;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2万亩、总产147万吨以上。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有序化解政府存量债务。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强化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交通运输、海上安全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提高灾害预警、应急处置和社会动员能力。提升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深化源头治理攻坚,持续化解信访积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建设。加强专属网格工作委员会、社区自组织联合会、村级法治委员会建设,深化“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加快黄河流域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做好全国退役军人事务员新职业试点,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创新发展。

  同时,进一步做好人口计生、妇女儿童、综合治税、职业病防治、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气象、档案、禁毒、消防、海防、防震、国防动员、民宗、工会等工作。办好15件民生实事。

  附件:东营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附件

  东营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责任编辑:】 Tags: 东营市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计划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的“资讯”所有资料及图表仅供参考使用,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刊载这些文档不视为此楼盘已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达到可以销售的标准,且不构成对任何楼盘的购买的邀约或意图。参阅本网站上所刊的文档的人士,应被视为已确认得悉上述立场。购房者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图表进行房屋交易做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资料及图表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忽。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所有信息以开发商提供为准!

  • 折扣优惠
  • 最新资讯
资讯

更多>>
  • 热点楼盘
  • 最新开盘
楼盘

楼盘名称 开盘价 位置 开盘时间
东营泽惠雅居 一房一价 西城 08-01
东营理想之城诚园 8200 新区 06-25
海通悦澜湾 9000 开发区 12-17
梅园臻品·文昌苑 一房一价 东城 03-05
凌上新街坊 11000 东城 11-30
东营山河城 一房一价 西城 07-02
东营春晖里 一房一价 东城 10-26
凯泽壹号院 2980000 广饶县 11-14
东营东辛嘉悦 一房一价 新区 03-26
广饶玺悦府 一房一价 广饶县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