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二手房二手房资讯

揭秘二手房交易市场三大“忽悠”手法

时间:2011-03-03 09:48:16      字号:T|T 来源:
姓 名: *    性 别: 男   
电 话: *     备 注:
核心提示:   二手房买卖纠纷激增房产中介钻法律漏洞规避风险  买二手房找中介原本是省时省力的不二选择,然而自2010年9月以来,随着银行利率的调整,北京市二手房交易量回落,房屋中介公司想出各种招数维持自己的业务收入,...

  写书“忽悠”你

  《法制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相较于席先生、张小姐遇到的“口头承诺”忽悠,中介的另一种“真诚”的忽悠方式,让购房者有点防不胜防。

  北京市民先生就是被“真诚”打动而上当的人。记者通过法院联系到他,他告诉记者,他打算通过中介购买一套“学区房”。很快,某中介公司的业务员李明(化名)就给先生物色到了一套离某小学不远的房子。

  但在接触中,先生觉得李明有点“忽悠”,让人不放心。为表示自己的诚意,李明向先生写下了一份《书》,承诺只要房子没过户,先生可以随时毁约,中介公司不收取中介费。

  看到李明写的《书》,先生放心地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但是,经过询问这套房子所在小区的居委会,先生得知这套房子虽距离某小学不远,但因为行政区划不同,住在这儿根本就上不了某小学。

  于是,先生与房主协商解除了《房屋买卖合同》。随后,先生找到中介公司,要求解除《居间服务合同》。中介公司同意解除《居间服务合同》,并收回了包括李明写的《书》在内的双方往来的一切书面文件。

  但让先生没想到的是,他终收到了一张法院传票。原来,中介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先生支付3万元中介费。

  坐在法庭里的先生很委屈,因为他的《居间服务合同》及《书》都被中介公司收回了。先生要求中介公司把李明叫来当面对质,可中介公司坚称公司根本没有叫李明的员工。而除了名字之外,先生对这个自称“李明”的业务员一无所知。

  终,因先生未能提交有效证据,法院判决他败诉。

  中介模糊自身责任引纠纷

  “房地产调控政策导致买房人履约能力变化、房地产中介提供服务的详细项目和具体标准尚无法律规定、居间服务费用定价随意超出合理范围以及买房人缺乏法律风险意识4大原因造成了此类房屋居间合同纠纷数量激增。”东城区法院的办案法官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同时,法官在办案过程中还发现,近期的居间合同纠纷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中介公司提供的居间合同中,对买卖双方的责任约定严格,而对于中介方自己的责任却表述模糊;二是中介公司以难以取证的口头承诺代替书面合同。

【责任编辑:sysmanager】 Tags: 揭秘二手房交易市场三大“忽悠”手法

相关阅读

更多>>
  • 热点楼盘
  • 最新开盘
楼盘

楼盘名称 开盘价 位置 开盘时间
东营理想之城郁金 8300 新区 11-30
金基御景豪庭 10000 东城 11-30
新邦邦德小镇 18000 西城 11-30
广饶海通名郡 8000 广饶县 11-30
海通碧仙湖畔 10500 东城 11-30
恒大黄河生态城 起价6800 开发区 02-29
东营城市华府 6100 西城 05-01
凌上新街坊 8000-18000 东城 11-30
万达蘭园 一房一价 东城 11-30
悦辰国际 6700 东城 11-03